2023年10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整改落实情况予以公开,截至目前,督察组反馈的河北省的问题共计63项,其中涉及钢铁相关问题10项,5项问题已整改完成,其他正在有序推进。详情如下:
01/
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办法不多,部分地区“一钢独大”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整改情况:长期坚持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全省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工作方案》,严格执行钢铁项目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完成鑫山钢铁与太行钢铁整合重组,积极推进九江线材整合重组唐山德龙、东华钢铁整合重组春兴钢铁等项目。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开展钢铁项目排查,严格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严禁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
02/
唐山市钢铁产能居高不下,第一轮督察“回头看”时指出应加大钢铁产能压减力度,河北省整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压减到1亿吨左右。经核实,截至2020年年底唐山市仍有钢铁产能1.17亿吨。
整改情况:正在整改
(一)唐山市制定整改方案,全力落实钢铁产能总量控制要求。2020年10月以来,先后整改高炉43座、转炉49座。
(二)严格执行国家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唐山市完成8家钢铁、焦化企业退城搬迁。
(三)积极推进钢铁企业整合重组,加快产能置换项目建设。
(四)2022年,唐山市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3%。
(五)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政策,未批准建设不符合要求的钢铁项目。
03/
部分企业产能置换落实不到位。张家口市宣化钢铁有限公司关停后,原有部分产能转移给新建的唐山市乐亭钢铁有限公司。乐亭钢铁已于2021年建成投产,但宣化钢铁未按产能置换要求对设备进行拆除,以停代拆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正在整改
(一)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宣钢3#120吨转炉于2022年9月整改到位,1#120吨转炉和3#2000立方米高炉于2023年5月整改到位。
(二)开展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回头看”,对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核查新建钢铁冶炼项目与已公告产能置换方案的一致性情况,以及用于产能置换的钢铁冶炼设备整改情况。
04/
邯郸市新金钢铁有限公司2014年违规建设一座600立方米高炉,实际未建成投运。2016年为保留被纳入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方案的450立方米高炉,用尚未建成的600立方米高炉顶替化解产能任务,并获得奖补资金6383万元。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已对奖补资金依法依规予以处置。
(二)邯郸市全面梳理化解产能工作,重点排查去产能不力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建不符等违规建设问题和隐患。
05/
2021年,邯郸市新金钢铁有限公司、烘熔钢铁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节能审查和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分别违规新建1260立方米、1580立方米高炉,涉及产能116万吨/年、137万吨/年。这两座违规建设高炉虽然已在2022年2月督察暗访后拆除,但违规行为长达数月,当地相关部门竟称毫不知情,监管责任严重缺失。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2022年3月,新金钢铁公司和烘熔钢铁公司完成整改。
(二)邯郸市制定印发问题整改方案等,全面梳理化解产能工作。
06/
部分钢铁企业存在实际产量大于设计产能问题。唐山市德龙钢铁公司设计炼钢能力192万吨,2020年、2021年实际钢坯产量为260万吨、234万吨。
图片
整改情况:正在整改
(一)对德龙钢铁公司产量进行动态监管,2022年完成年度任务。九江线材整合德龙钢铁项目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德龙钢铁已于2023年5月底整改到位。
(二)全省已完成2022年相关工作任务。
(三)谋划制定全省钢铁企业产能产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钢铁产量管理。
07/
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指出河钢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建设的1000立方米高炉淘汰不到位。该高炉2011年就应关停,一直违规生产,督察指出后才封停但未拆除。此次督察发现河北省和邯郸市已将其列入2018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其产能不能用于置换,但企业仍于2019年违规将该1000立方米高炉用于旧厂区搬迁产能置换,作为正在建设的新厂区置换产能指标来源之一,相关部门和上级公司审核把关不严。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制定整改方案。
(二)邯郸市全面梳理化解产能工作,重点排查去产能不力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建不符等违规建设问题和隐患。
08/
首钢迁安矿区至曹妃甸港的水曹铁路2020年已完工,一直未投入使用。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
该项目已完成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并通过省级初验和安全评估,取得铁路运营许可证。
09/
邯郸市9条铁路专用线列入国家重点任务,应于2020年完成,目前仅武安市阳邑发煤站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行,河北太行钢铁等3条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其余5条尚未开工。
整改情况:正在整改
(一)稳步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其中4条已建成,4条已调整到2025年建设完成,1条正按程序调减。
(二)对具备铁路运输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强化供需衔接,统筹铁路专用线合理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比例。截至2023年1月,邯郸市货运量150万吨以上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具有铁路专用线以及长期租赁铁路站点的企业20家,铁路货运总量661.8万吨,同比增加34.2万吨,增长5.5%。
10/
安丰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应于2021年年底建成,至今未开工。秦皇岛市宏兴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应于2021年投运,至今未建成。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安丰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已按规定程序调减。安丰钢铁有限公司现已采取租用唐山隆升公司铁路专用线和新能源车运输结合的方式实现运输结构调整。
(二)宏兴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2022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2022年12月实现通车运行。
2022年3月23日至4月23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河北,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2年6月1日,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了《河北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从以上整改问题可以发现,部分钢铁企业存在去产能不力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建不符、以停代拆等违规建设问题和隐患。
从整改方案中可以看出,目前各项问题正在有序整改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唐山作为河北重要的钢铁产业生产基地,3年间先后整改高炉43座、转炉49座,唐山市完成8家钢铁、焦化企业退城搬迁,并在有序推进钢企兼并重组,正在努力化解产能居高不下的问题。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去产能方面,河北省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15家钢铁企业完成退城搬迁,宣钢产能全部退出,廊坊、保定、张家口成为“无钢市”。作为钢铁大省,河北省钢铁行业正在问题和调整中继续朝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行进。